只是欣賞引道兩旁的門楣已令人目不暇給,我們繼續前往第二重門樓,保存得不太完整,內裡有一個法力無邊的‘林迦’(Linga),中間的林迦條如常地已被偷走,只剩下底座。

再穿過護城河之後,我們終於到達第三重門樓,也就是中央寺廟群的所在。第三重門樓分為兩層,外層雕的是濕婆神,內層則是兩隻大象為濕婆神之妻帕爾瓦蒂(Parvati)灑水。

中央寺廟群的規模比想像中細小,但寺廟的數量卻非常之多,除三座中央塔廟,兩邊還有兩座藏經閣,後方更有三座塔樓;每座建築物都裝飾了美麗複雜的精緻花紋壁畫,實在令人驚喜處處,眼花撩亂
。不過很可惜現在中央寺廟群已被粗繩圍住,不准遊客入內參觀,故部份神話雕刻都未能近距離欣賞得到。

門口兩座守護神像都是翻新版,因為不知原本形象如何,所以都是一式一樣地失去了右臂

其中在前排較為容易拍攝到的壁畫,講述的是有十個頭二十隻手的魔王拉伐那,想挑戰住在凱拉薩山(Mount Kailasa)的濕婆神,以巨大的神力,搖晃凱拉薩山;濕婆神的妻子十分害怕,濕婆神先體貼地不慌不忙地抱起自己老婆,再一腳把拉伐那踩扁。

後門的門樓也是精彩所在,描繪了猴王巴林兩兄弟決鬥的場面,羅摩為協助弟弟取勝,於是偷偷在背後拉弓,射死了猴王巴林。

離開時遠望女皇寺,見到規模其實絕對不及其他吳哥寺廟,不過值得細看的部份極之多,我們參觀了兩個多小時也只能走馬看花了一遍
;但這裡實在是完全無遮無掩太曬了,而且要趕著前往科巴斯賓(Kbal Spean),也只有依依不捨地向下一個景點進發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