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高興在工作的地方認識了一班‘為食’的好朋友,由於他們‘搵食’的年資和經驗都相當豐富,不需依靠什麼OpenRice之類的公開網站,已能夠妥善籌備好時間地點以及美味的菜式,故跟他們外出覓食十分方便,實在是我這類懶人的福氣。話說今日被召集前往流浮山食海鮮,但在出發前我對該餐廳的資料是一無所知,實在是非常之神秘,總之放工後我就跟隨著一大班同事,先乘坐的士到達流浮山迴旋處,再行一段迂迴曲折的小路走進民居裡。

如果沒有人帶路的話,我根本無可能憑一己之力,懂得來幫襯這間‘餐廳’的;因為所謂的‘餐廳’,其實就是在一間村屋的客廳內,放置了一張大圓檯和十多張摺櫈,周圍是梳發,組合櫃和電視機,確實是名符其實的‘私房菜’;至於餐具,也是傳統的家用景德鎮瓷具,一切都極有家居的感覺。菜單方面,原來連今次飯局的搞手都毫無概念,因為菜式是由老闆娘全權負責安排,揀選和烹調當日最新鮮的海鮮,簡直令我們更加謎上加謎。

辛勤工作了一整天已是饑餓交迫,終於等齊人可以開飯啦!第一道上場的是‘白灼東風螺’配海鮮醬/辣醬,這實是我的童年回憶之一;記得小時候每逢星期六,媽媽便會白灼一大盤東風螺,然後我們一家人便會圍著餐檯拿著竹簽,一顆顆地挑出來點海鮮醬吃,但自從海水污染乜乜物物之後,這道菜已甚少在我家中出現了。這些東風螺比我記憶中細小,不過仍是鮮甜彈牙依舊;雖然同事對辣醬讚不絕口,我還是覺得東風螺與咸咸甜甜的海鮮醬才是絕配。

其後出場的是‘蒜茸粉絲蒸蚌仔’,這種蚌仔我都是第一次見+食,不過感覺普通,因為肉質不及貴妃蚌的肥厚,味道也不是太鮮甜,可能用炒的煮法較為適合;而原本作配的粉絲卻反客為主,吸飽了香濃的蔥蒜汁後變得幼滑可口,美味非常。

‘冬蔭公花甲湯’與‘冬蔭公灼花蟹’同時上場!湯內滿滿都是肥美無沙的花甲,再加上花蟹的精華,以及大量的香料,草菇及蔥段,當然是極之鮮甜,不過亦後勁淩厲,又酸又辣十分刺激,我這類不能食辣的,結果也只能淺嚐到一小碗,見到其他食得辣的同事,一碗接一碗地大吃大喝,實在令我羨慕得不得了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